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57106
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探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郝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对应用纤溶酶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 方法 抽取8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4例。采用纤溶酶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纤溶酶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对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 结果 治疗组患者急性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脑梗死病情改善时间和临床实际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应用纤溶酶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对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纤溶酶;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急性脑梗死;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b)-0081-02

    急性脑梗死是目前临床上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最大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经过治疗后存活的患者中有60%以上会遗留有运动功能障碍,患者是否能够在病情处于急性期时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对其预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本次研究对8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应用纤溶酶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研究过程和结果作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5月~2012年5月抽取本次研究的88例患有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9例;年龄51~83岁,平均68.8岁;脑梗死症状发病时间2~28 h,平均6.2 h。治疗组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龄52~81岁,平均68.4岁;脑梗死症状发病时间3~26 h,平均6.8 h。抽样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等自然资料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进行科学性的比较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纤溶酶,每次300 U,每天1次;治疗组:静脉滴注纤溶酶,每次300 U,每天1次,静脉滴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每次500 mL,每天1次。对两组急性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脑梗死病情改善时间、临床实际用药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幅度、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采用NIHSS评分系统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控制效果进行评价。基本痊愈:NIHSS评分的减少幅度超过90%,病残程度的认定结果显示为0级;显效:NIHSS评分的减少幅度超过45%,没有达到90%,病残程度的认定结果显示为1~3级;有效:NIHSS评分的减少幅度超过18%,没有达到45%,病残程度的认定结果显示为4~6级;无效:NIHSS评分减少没有达到18%,或NIHSS评分明显增加,或死亡[2]。

    1.4 数据处理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采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计数资料进行t检验,组间对比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急性脑梗死症状治疗效果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脑梗死病情改善时间和临床实际用药时间

    两组脑梗死改善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实际用药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3 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

    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纤维蛋白原水平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小板聚集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纤维蛋白原水平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小板聚集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上述3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4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期间未观察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

    3 讨论

    羟乙基淀粉注射液通过静脉滴注途径给药后可较长时间在患者的血液中停留,进而使血浆的渗透压显著提高,使组织液的回流量和血流量明显增加;还可以使组织灌注的压力明显提高,使由于低灌注所导致出现的缺血缺氧状态而造成的血管痉挛表现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的血压水平更加稳定,同时可以进一步避免由于低灌注造成的梗死面积扩大现象,还可对血液起到明显的稀释作用,使血液的高黏状态得到改善,使血小板聚集能力明显降低,并使细胞膜的负电荷增加,使已经发生聚集的细胞尽快解聚,从而使患者机体的微循环得到改善[3-5]。纤溶酶是一种从长白山白眉蝮蛇毒中提取后得到的蛋白水解酶,能够更加直接地作用于患者机体的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使其降解成为小分子状态下的可溶片段,从而产生明显的去纤维蛋白作用;也可使t-PA由内皮细胞释放,并使其生物活性明显增强;使血小板聚集及血黏度降低,对动脉栓塞的发生起到阻滞效果[6-8]。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纤溶酶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方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纤溶酶;脑梗死症状改善时间和实际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后者;治疗前后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后者。上述多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这一结果充分说明,纤溶酶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联合方案是临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 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8,29(16):379-380.

    [2]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 中华神经科杂志,2009,29(16):383.

    [3] 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7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