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507300
miR-331-3p在肝细胞癌中表达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4年6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贺军 文武 陈国栋 丁成明 黄秋林 贺更生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通外科;

    【摘要】目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miR-331-3p在肝癌细胞株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肝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潜在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基于2-ΔΔCt的qRT-PCR检测miR-331-3p在正常肝细胞株(HL-7702)、不同侵袭转移能力的肝癌细胞株(HepG2、MHCC97-H、HCCLM3)的表达,同时收集5例正常肝组织、30例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进行定量分析,并分析miR-331-3p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肝细胞株相比,miR-331-3p在肝癌细胞株中表达下调,且随着肝癌细胞株侵袭转移程度增加,其表达下调越明显(P0.05);与正常肝组织相比,肝癌组织中miR-331-3p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下调(P0.05),且与肝癌患者肿瘤多发结节(P=0.036)、低分化程度(P=0.035)以及伴有静脉浸润(P=0.016)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结论 miR-331-3p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发挥重要作用,miR-331-3p有望成为肝癌新的生物标志物或预后因子。

    【关键词】 miRNA miR--p 肝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JJ3114)

    【分类号】R735.7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一种病死率高、生存期短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在全球HCC每年新增病例国家中,中国排在第1位,占全球总发病率的50%,西方国家发病率虽不高但却在逐年递增[1],对于有机会行手术切除的HCC患者,术后5年复发率仍可高达50%~70%[2]。miRNA是一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96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