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955908
一期外科手术治疗婴儿期法洛四联症的近远期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3期
     [摘要]目的 研究一期外科手术治疗婴儿期法洛四联症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72例婴儿期法洛四联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年龄分为两组,其中年龄≤6个月为观察A组,年龄7~12个月为观察B组,均36例,所有患儿均接受一期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结果 观察A组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中,两组患儿均未发生死亡、再次手术、左心功能下降及重度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均生长发育良好;两组患儿室间隔残余分流,中、重度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个月的婴儿期法洛四联症患儿可以接受一期外科手术治疗,近远期疗效较满意,且预后良好。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一期外科手术;婴儿期;近远期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8(b)-0019-03

    法洛四联症是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10%[1]。法洛四联症的自然预后较差,若不经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病死率。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创新,应用一期外科手术对法洛四联症患儿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患儿预后[2]。临床对于1~10岁法洛四联症患儿行一期外科手术的报道较多,但对于1岁内婴儿期的报道较少。因此,为研究一期外科手术治疗对婴儿期法洛四联症的近远期疗效的影响,本研究对72例婴儿期法洛四联症患者均应用一期外科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72例婴儿期法洛四联症患儿为研究对象,均通过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X线胸片、心脏CT造影及心电图确诊为法洛四联症。根据患儿年龄分为两组,其中年龄≤6个月的36例患儿为观察A组,年龄7~12个月36例为观察B组。观察A组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1~6个月,平均(4.25±1.23)个月;体重5~8 kg,平均(6.98±1.47)kg。观察B组中,男21例,女15例;年龄7~12个月,平均(8.59±1.03)个月;体重8~12 kg,平均(9.87±1.87)kg。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儿的性别、体重、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儿均接受一期外科手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经口腔气管插管实施全麻,在前胸正中切口,常规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经主动脉根部灌注温度为4℃的含血冷晶体进行心肌保护,经卵圆孔实施左心引流。行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将右室流出道狭窄环切开,适当剪除肥厚肌束,应用Dacron补片或自体心包片对室间隔缺损进行修补。按照肺动脉瓣环发育的具体情况,应用自身心包片扩大或跨瓣环扩大右心室流出道至左肺动脉起始部,同时对卵圆孔未闭、房间隔缺损进行矫治。术后常规留置胸腔引流管,同时应用多巴酚丁胺、肾上腺素及米力农等强心药。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多普勒、X线胸片、心电图。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手术相关指标包括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在住院期间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并发症包括胸腔积液、心律失常、切口感染、肺部感染、低心排综合征、心包积液。出院后,对所有患儿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调查,随访内容包括死亡、再次手术、左心功能下降、室间隔残余分流,中、重度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住院相关指标的比较

    两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比较,观察A组均明显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住院期间,72例患儿中出现5例胸腔积液、6例心律失常、1例切口感染、1例肺部感染、15例低心排综合症、2例心包积液;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两组患儿随访结果的比较

    随访发现,两组均未发生死亡、再次手术及左心功能下降,均生长发育良好,发生5例室间隔残余分流、3例中度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无一例重度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两组患儿室间隔残余分流,中、重度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讨论

    近年来,我国婴儿期法洛四联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儿的生命安全[3-5]。法洛四联症的基本病理为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右心室肥厚及主动脉骑跨。法洛四联症患儿的死亡率较高,其原因主要为慢性缺氧引发的心力衰竭及继发性心肌肥大[6]。法洛四联症患儿临床常表现出生长发育落后、呼吸困难、活动后气促、喜欢蹲踞、紫绀等症状,给患儿的生长发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7]。法洛四联症患儿的预后主要取决于侧支循环、肺动脉狭窄程度,其中35%的患儿<1岁死亡,50%<3岁死亡,75%<10岁死亡,90%的患儿夭折[8]。因此,如何有效对法洛四联症患儿的侧支循环、肺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改善,是临床医师面临的棘手问题。

    近年来,随着围术期监护、心脏外科手术水平及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应用一期外科手术对法洛四联症患儿进行治疗,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预后大有改善,大部分患儿可长期存活,但临床对于实施手术的年龄存在较大争议[9]。有部分学者认为早期对法洛四联症患儿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促进肺泡、肺动脉、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10]。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对于年龄较小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实施一期外科手术治疗,会显著增加年龄≤6个月患儿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严重者甚至出现死亡,影响治疗效果,不利于患儿的预后[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A组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明显长于观察B组,但两组均未出现死亡、再次手术及左心功能下降,且均生长发育良好。提示对年龄≤6个月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应用一期外科手术治疗,虽会延长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时间,但不会增加再次手术的几率,也不会出现左心功能下降及死亡的情况,不会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原因可能为重症监护时间是保障患儿术后身体恢复的重要时期,部分患儿在术后会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心包积液等并发症[13-14],在重症监护室可以及时进行治疗和护理,对于顽固性低心排综合征患儿,需给予呼吸机治疗。本研究中,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和年龄7~12个月的患儿比较,对年龄≤6个月的法洛四联症患儿应用一期外科手术治疗,不会升高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情况良好。分析原因为早期行一期外科手术治疗,患儿的继发性右心室肥厚及纤维化程度较轻,无需切除过多右心室肥厚肌束,避免出现右心室功能不全的情况,降低分期手术风险,同时也可以促进肺泡、肺动脉、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降低缺氧对身体发育及大脑的影响[15-16]。由于右心室流出道切口过长,会影响右心室收缩功能,在术中应尽可能缩短右心室流出道切口。在进行跨环补片时,应沿瓣叶交界处将瓣环切开,尽可能保持瓣膜完整,不损伤原有肺动脉瓣的功能,避免出现肺动脉瓣重度反流。 (刘治元 张剑彬 徐崇斐)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