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7年第13期 > 正文
编号:13052307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优化抢救流程的护理管理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3期
     1.2方法

    1.2.1对照组 采用传统“多医多护”的抢救模式对患者实施抢救,在患者病情危急需要实施抢救时,在场医护人员一起参与抢救,抢救时医护人员无明确分工,无站位要求,抢救结束后医护人员分别补写患者的抢救记录。

    1.2.2观察组 成立抢救小组,采用优化抢救流程对患者实施抢救,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进行分配[5]。由护理组长(N2~3级)作为整个抢救流程的一线负责人,负责抢救全过程的协调,确保各项抢救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抢救时护理组长站在患者头部一侧,负责配合医生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吸痰等,并安排参与抢救护理人员的站位和工作。安排1名N2级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抢救护士A在患者右侧,主要负责除颤、建立静脉通路、采血、输液、准备复苏抢救用药等。抢救护士B(N1~2级)在患者左侧,准备抢救需要的仪器和设备,如呼吸机、心肺复苏仪、除颤仪等,低年资护士C(N1级)站于床尾,密切监测、记录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和抢救药物使用情况,及时向抢救医师报告患者的情况[6],人力不足时护士C工作可由抢救护士B负责。抢救完成后由护理组长和抢救护士A共同核对抢救用药、查对医嘱、补写、检查抢救记录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