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7期
编号:13296231
发展血管外科医学必须规范腔内诊疗技术(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7期
     对此他进一步阐述说:“首先要建立先进的科室创新文化。文化观念对人才培养具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首先必须敢于从价值态度和文化情感上去超越一些阻碍创新的传统科室、医院文化,即需要在科室里建立一个有利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宽松、活跃、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其次是要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年资临床医师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实施的好坏,高年资医师是个关键因素。没有富有创新精神的高年资医师,就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医学人才。为此,必须高度重视高年资医师队伍建设,努力形成有利于医师发展的竞争激励机制。要加强创新型医师培养,逐步使他们具有较强的创新带教意识和创新带教观念,具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合理的知识结构,具有较高的教学、科研创新能力。通过创新型高年资临床医师的言传身教,把敢于并善于创新的理念贯穿到整个临床工作之中,贯穿于疾病诊疗过程的始终。第三要构建临床与科研相融合的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培养体系。当前,我国的医疗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构建创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必须进一步推动深层次的医疗改革,即实现临床与科研的有机融合,充分发挥高校附属医院及研究所的科研优势,使之成为医疗创新取之不竭的优质资源和环境。首先,医师要临床科研并举。临床医生只有积极投身于科学研究,才能把在科研创新活动中获取的知识和创新的知识不断融入到临床诊疗过程之中,才能居高临下地用科技创新的思维解决临床所带来的困扰。其次,需要构建临床科研结合的创新平台和优化的体系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