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32期
编号:13267233
安全管理路径在儿科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2期
     随着护理学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引进到中国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因其适应证广、并发症少、使用安全、留置时间较长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1],也是儿科治疗中较为常用的静脉置管方式。有研究表明,PICC能够有效减少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缓解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2-3]。但儿科患儿有年龄小、依从性差、外周静脉细等特点,使PICC更易发生导管滑脱、感染、阻塞以及静脉炎等并发症。护理安全路径是一种针对特定疾病而建立的一整套高质量且标准化的护理治疗模式,高效的同时兼具科学性[4]。也有研究表明,其可以有效提高患儿就医依从性,缓解其焦虑消极情绪[5]。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也是保证护士实施安全护理技术的重要措施,因此,为有效减少PICC患儿的并发症,提高护理安全性,我院将安全管理路径应用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的560例PICC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安全管理路径在儿科PICC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以期为临床推广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除新生儿外,均采用巴德公司生产的PICC,按照我院置入PICC患儿的住院日期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