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5期
编号:13408680
CT、MRI技术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价值对比(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5期
     1.2方法

    MRI检查方法:应用0.5 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扫描头颅相控阵形成的正交线圈。扫描序列设置参数:T1W1/IR横轴位置,T1W1/IR矢状位,T2WI/FSE横轴,T2WI取TE137 ms、TR4700 ms,矩阵为288×224,T1WI取TE为19 ms、TR为1830 ms,矩阵为288×192。设置层厚为7.0 mm,病灶局部做3 mm薄层或实施加层扫描,层间隔为1.0 mm,NEX 2~3次,保持层间隔为1 mm。

    CT检查方法:检查工具为16排CT机。CT扫描中,设置具体参数:窗位30~55,窗宽85~100 HU,矩阵为512×512,扫描持续时间2~3 s,管电流设置为125 mA,管电压设置为125 kV。以0M线为基准线,实施常规轴位扫描,层距10 mm,层后10 mm,后重点扫描薄层位置,设置层距10 mm,层厚10 mm。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本研究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①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②分析不同检查方式下,脑挫裂伤、头皮损伤、颅骨损伤检诊断结果及影像学变化。敏感度=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真阳性例数)×100%;特异度=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阴性例数)×100%;符合率=(真阳性+真阴性)例数/总例数×100%;漏诊率=假阳性例数/(假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98 字符